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假期(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重點監測22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元旦假期(2022年1月1日—3日)增長超兩成,不同城市市場行情分化明顯。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對記者表示,市場數據好轉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部分城市2022年12月在疫情沖擊下購房需求被壓制,元旦假期感染過峰后需求釋放;二是前期出臺的政策逐步顯效,部分城市近期組織房交會,促進住房消費釋放;三是房企積極促銷,推出優惠活動;四是去年低基數及部分城市集中網簽也對數據產生影響。
2022年11月以來,監管部門多項重磅政策落地,尤其是供給端政策支持力度明顯加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支持住房改善消費”“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并多次強調“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提振市場信心。與此同時,多個核心二線城市推出優化限購、限貸等政策,釋放積極利好信號。
在多重利好帶動下,部分城市售樓處到訪量增加,但不同城市分化行情仍在加劇,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成交面積較去年元旦假期增長,市場活躍度回升,但大多數三四線城市購房情緒仍在低位。
一線城市中,元旦假期北京房地產市場看房客戶明顯增多,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2.3萬平方米,較2022年元旦假期上漲80%。陳文靜認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第一波疫情高峰接近尾聲,疫情壓制的購房需求陸續釋放;另一方面,近期房地產利好政策頻出,房地產市場預期有所修復,同時疊加元旦期間優惠力度普遍較高,帶動北京樓市活躍度提升。
據記者了解,上海2022年12月啟動了第八批次新房集中供應,市場供應增加帶動了成交回升。元旦期間,部分項目認購熱度較高,有的優質地段項目觸發積分制,但非核心區項目銷售仍不樂觀,項目開盤去化分化明顯。
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假期,上海樓市成交量前十位中有4個項目均價在6萬—9萬元/平方米,其余均是3萬—6萬元/平方米的首次改善產品。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假期就3天,但從成交榜單來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項目簽約均超過200套。
二線城市中,武漢、南京等表現亮眼。元旦期間,武漢市新建商品住房共成交2619套,合計約26.8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84%。據介紹,武漢市結合實際推出線上房交會,新增購房利好政策、發放購房補貼、積極引導房企讓利,助力市場需求及時釋放,帶動了武漢樓市迎來翹尾行情。
元旦假期的南京樓市也有所回溫,售樓處到訪量增加,個別項目甚至出現一位置業顧問接待多組客戶的局面。各家房企也加大優惠力度,推出贈車位券、贈送家電、特價房源、購買升級裝修包優惠減免、送裝修包、免物業費等優惠。
對于未來市場走勢,陳文靜預計,2023年各地因城施策的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或繼續降低購房成本、降低購房門檻,其中二線城市政策有望全面放開,一線城市政策空間也較大。隨著一二線城市政策持續優化,疊加疫情形勢進一步好轉,核心城市市場有望逐漸企穩恢復。從全國來看,因居民收入預期、房價下跌預期并未出現明顯改善,全國市場企穩或將在2023年二季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