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滬指盤中沖高回落,隨后探底回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表現相對強勢;兩市成交近8400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超60億元。
截至收盤,滬指微漲0.08%報3157.64點,日線五連陽,深成指漲0.32%報11367.73點,創業板指漲0.95%報2422.14點,科創50指數漲0.77%;兩市合計成交8380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60.66億元。
盤面上看,汽車、化工、煤炭、有色、電力、鋼鐵、半導體等板塊走強,POE膠膜、HJT電池、TOPCon電池、特斯拉概念表現亮眼,光伏、鋰礦、儲能、鋰電池、特高壓等板塊集體拉升;旅游、酒店餐飲、傳媒、零售、釀酒、食品飲料、地產、醫藥、金融等板塊走低。
華鑫證券表示,北上資金大舉進場點燃市場交易熱情,目前成交金額突破8000億關口,量的修復明顯,不過現階段而言,首先年末階段很難有較好的交易情緒出現,其次在春節前階段內外部流動性有邊際轉弱的可能性,最后主流投資者對經濟復蘇不確定性的擔憂依然存在,風險偏好將持續擾動A股,結合判斷我們認為A股大概率存在一個新的“挖坑”過程。從空間角度判斷,以上證指數為例,3150-3200點區域是一個重壓力區,那么當下指數的反彈,更類似于對于此前反彈高點的確認,因此在現階段指數反彈過程中控制倉位才是相對正確的選擇。
方正證券認為,當前市場積極因素在不斷增加。一是美國11月份通脹數據低于市場預期,美聯儲12月份如期加息50bp,加息力度已經開始放緩。二是基本面看我們認為上市公司業績已經進入到本輪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盈利下滑最快的階段或許也已經過去。因此此前一系列短期負面因素的影響正逐漸消退,展望后市積極看多。
歷史經驗也顯示,2010年以來的春季躁動行情出現的概率還是較大的。一般來講一季度前三個月當中至少有一個單月是上漲的,而2月的上漲概率最大。具體以1-2月累計漲幅來看,近十年來A股春季行情表現大多較為溫和,例如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年初wind全A指數累計漲幅均在10%以內。不過部分年份如2010年、2016年wind全A指數累計出現了不小的跌幅,另外像2012年、2019年上證指數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