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2022年1月至11月,我國燃料電池車銷量達到0.3萬輛,同比增長1.5倍,其中11月銷量為400輛,同比增長1.5倍,維持高速增長態勢。歷年四季度是燃料電池車的產銷高峰期,看好在五大氫能示范城市群的帶動下2022年全年燃料電池車銷量突破4000輛。截止到2022年11月底,我國燃料電池車保有量達到1.17萬輛,預計到2022年底保有量達到約1.3萬輛。根據《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的指引到2025年保有量將達到5萬輛,未來三年我國燃料電池車的銷量規模約有3倍增量空間。目前我國氫能產業示范推廣進程順利,業內龍頭企業的上市融資進程順利,其中億華通赴港上市開售,國鴻氫能于11月底向港交所遞表。氫能企業赴港上市將在資金層面有力地補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加快核心部件的研發、制造進程,促進氫能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建議關注氫能產業布局完善、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投資機會。
上月市場表現
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氫能源指數下跌5.36%,上證指數下跌1.97%,滬深300上漲0.48%。12月份漲幅居前三位收益率為正的行業為SW食品飲料、SW美容護理、SW社會服務。漲幅居后三位的行業依次為SW汽車、SW建筑裝飾和SW房地產。截止12月底,氫能源板塊整體PETTM為15.59,歷史分位值為20.99%,處在歷史較低水平。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氫能源板塊月漲幅前五的個股為光智科技、晶科科技、衛星化學、龍洲股份和龍佰集團,漲幅分別為8.38%、7.42%、6.53%、6.11%和5.82%。跌幅前五的個股為凱美特氣、水發燃氣、恒華科技、中油資本和金博股份,跌幅分別為-28.01%、-26.95%、-24.65%、-19.86%和-16.34%。
重點公司動態
上海電氣(601727.SH):12月8日,上海電氣發布了兩款制氫裝備新產品,其中“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單體產氫量達到1500Nm3/h,采用高性能、新型電極,設備整體具有電解效率高、使用壽命長、投運成本低等特點。另一款新品“PEM電解水制氫裝備”,單體產氫量達到50Nm3/h,采用高活性催化劑及高導電耐腐蝕雙極板,具有電流密度高、能耗低、動態響應速快等特點。兩款產品通過模塊化設計均可滿足集成化、大規模的綠氫制備需要,目前已達國內領先水平。(北極星氫能網)
東方電氣(600875.SH):中國氫能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東方電氣(成都)氫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OLAS270A燃料電池系統通過了國家強檢認證。該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達270千瓦,峰值功率達272千瓦,是目前國內功率最高的燃料電池單機系統。(iFinD)
中國石化(600028.SH):12月10日,中國石化國產化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裝置在燕山石化成功開車,并于當日實現全流程貫通,產品質量檢測合格。12月11日,該裝置氫氣產量和壓力達到設計值。這是中國石化首套開車運行的兆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置,由中國石化石科院和燕山石化共同開發、建設,應用國內國產化程度最高的單槽兆瓦級PEM電解水制氫成套設備,生產全過程實現零碳、零污染物排放,打通了自主技術“綠電”制“綠氫”流程,標志著中國石化PEM電解水制氫成套技術實現工業應用。(北極星氫能網)
天合光能(688599.SH):12月19日,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天合元氫新品發布會正式召開,天合元氫首臺套堿性電解水制氫設備正式下線,該設備產氫量為1000Nm3/h,可以有效解決新能源棄電問題。與傳統的設備相比,電流密度提升了50-75%,單槽體積縮小了30%,電耗降低10-15%,設備成本降低15%。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3年,天合元氫將建成1GW電解水制氫設備產能。(北極星氫能網)
長安汽車(000625.SZ):12月25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長安汽車科技成果展暨長安160周年系列活動中,正式宣布“長安科技公司”成立;并且發布三大新能源動力:長安氫燃料電池系統、長安智電iDD、長安原力,標志著長安動力全面煥新。據了解,長安氫燃料電池系統采用國內首創水氣異側電堆設計,減少20%管路線束長度,創新解決了“小體積”與“大功率”的矛盾。自主研發的全變量解耦高精度控制技術,提升氫電轉換效率62%,百公里饋電氫耗0.65kg,3分鐘超快補能。搭載長安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深藍SL03是中國首款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轎車。(北極星氫能網)
億華通(688339.SH):12月29日,公司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鄭州億華通就“燃料電池發動機及相關物料”,與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的二級控股子公司宇通輕型及宇通商用簽訂《2023年度采購合同》,合同約定宇通輕型、宇通商用向公司合計采購500臺燃料電池發動機及相關物料。